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动态  |  理论观点  |  思政教学  |  部门概况  |  师资队伍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学 >> 正文
 

上一条:思政教学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社科司举办“周末理论大讲堂” 下一条:教师感悟之一:疫情期新教师成长通关“焉知非福”​

教师感悟之二:在与学生交流中进行教学
2020年05月18日 16:05   作者:刘孟洋

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里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教学时,我讲到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命题。此时,车辆193的郝阳同学对这一命题表达了疑问。他的观点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两百万人的伤亡,为什么它们不是中流砥柱?”。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很多年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相关资料很多,但是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的很少。为此,我曾经查阅大量资料,对这个问题做了一定准备。我告诉他,“中流砥柱”强调的是它的重要性,是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质的因素,不能单纯用量的比较。针对这名同学历史知识较丰富的情况 ,我用土木堡之变做例子,对比大明王朝和国民党的表现,解释为什么单纯的伤亡不能证明就是关键因素。而且,我们党从来没说过自己是抗日的主力军,而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同时承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这里是把国民党放在共产党前面的。这些都体现了“中流砥柱”所体现的质的因素,既没有共产党,抗日战争就不取得胜利。

通过讲解,学生较好的理解这一命题,教学进程得以保证。通过这一次交流,我对“新三中心”有了更深的体会。首先,要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对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要有提前准备量。其次,要结合教学进行科研,对复杂的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善于和学生交流,不能回避学生提出的难题。

 

关闭窗口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地址:齐齐哈尔市南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庆路1号

电话:0452-6186020/6186022  邮编: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