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社科〔2022〕3 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地见效,2024年11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婷婷、教师丁琪、刘京健赴天齐小学,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天齐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高英杰、德育副校长王剑秋、德育主任周长奇及相关教师出席活动。
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婷婷解读了国家及省级政策文件中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体系衔接、教学资源优化和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她指出,一体化建设需要通过常态化校际合作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内容递进和教学创新,并建议结合“红色教育基地”“非遗展示中心”等资源,为中小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内容。赵婷婷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天齐小学共同努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在备课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琪、刘京健与天齐小学教师围绕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资源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丁琪结合学院教学特点,提出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和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双方还梳理了分年级教学重点,并就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提出了具体建议。
随后,赵婷婷带领学院教师深入天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学生讲授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课堂上,赵婷婷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她通过与学生互动、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使思政课内容更加鲜活生动。课堂展示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齐小学的教师团队共同总结了课堂教学的亮点,并围绕如何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上的衔接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形式提出了具体思路,为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此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手拉手”集体备课活动明确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向,深化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齐小学的合作。备课活动为双方教师搭建了交流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课程设计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