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对校园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感受学校的独特魅力,继承学校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2024级学生中开展“悟校园文化 铸亮剑精神”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结合曹勇安理事长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具体指导,深入解读校园文化内容,共同探讨校园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并通过进一步集体备课研讨确定了校园文化融入思政课具体教学的计划与方案。
近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讲解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教研室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近”校园,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魅力,增加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坚定文化自信。

置身于柳林之中的同学,看到柳树努力向阳生长,让学生们懂得内部的竞争是成长的动力之源,要发挥好学习团队的作用,不断在“比学赶帮超”中成就自己;

在明德广场前,学生们结合课前调研内容,分享着图书馆楼体“红、灰、白”颜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们要增强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能力。

在长善园和梦蝶钢塑前,教师结合“三五能力”的内容讲解“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班级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勇于亮剑的故事,希望未来能化蛹为蝶,好梦成真。
本次系列活动的开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有色彩”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一处处校园文化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了“行走的思政课”新格局,更好地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家国校”情怀,也让思政课更加有“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