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

时间:2025-02-28 浏览量: 编辑:赵铭

2025年2月27日至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专门计划,并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蓄势赋能。各教研室按照学院要求,就如何讲好“开学第一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集体备课。

教研室教师围绕如何让新学期第一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挖掘近期热点事件,如: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新年贺词、《哪吒二》、日喀则救援、DeepSeek等热点,深挖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增进学生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纲要教研室教师主要围绕今年重大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212汇报”形式创新等问题展开集体备课。同时提出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因材施教,真正做到讲深讲透讲活。

概论教研室教师围绕数智化教学和绪论课为何重要如何讲好绪论进行深入研讨。任课教师们一致认为,绪论课要讲清楚课程的整体概貌,即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理论成果,努力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围绕如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专题进行深入讨论。提出要充分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深入挖掘案例所蕴含的思想资源、理论资源和育人资源,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实践力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知识的深入梳理,并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系统规划了第一课的教学设计。备课重点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两部分内容。银龄教师黄依群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思路和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会教师就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等方面展开了交流研讨,并最终完成了第一课的备课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对标期初开课资格审查要求,靶向审核评估各项工作,把结合专业落到实处,利用AI助手和网络平台,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效,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以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有力推动高质量特色马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