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3月20日下午在三教1211召开期初教学督导反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娜主持。部门督导赵婷婷院长、王海英教授针对开学初课堂教学情况提出督导意见。

王海英教授首先对学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多数教师能够将学生互动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案例研讨、课堂讨论等多样化形式激发课堂活力,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地。同时,教师对数智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成效显著,如利用在线平台开展实时问答、课堂讨论开展“词云”展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数智化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注入了时代性和吸引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王海英教授也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是部分教师对于授课内容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建议教师加强经典原著研读、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并通过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形式促进知识体系更新。二是对于教学案例的运用存在生硬化,未能与教学内容产生良好的衔接。三是要提高课堂的“抬头率”,突出课程重难点,充分体现“FT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副院长李娜进行总结,督导王海英教授的反馈为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了精准方向。接下来要重点突出“两性一度”,服务专业。一是建立“理论素养提升计划”,通过培训等形式强化教师学术积淀;二是优化数智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数智化手段使用;三是继续落实青年教师“导带新”机制,加强集体备课学习,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
本次反馈会既是对学期初教学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为后续教学质量提升锚定了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以督导反馈为抓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筑牢教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