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概论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5-04-24 浏览量: 编辑:赵立莹

为深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概论教研室于4月24日召开集体备课会。此次会议特别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问祝福恩教授莅临指导,全体概论课及新教师参加会议学习。
祝福恩教授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切入,深刻阐释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概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需以“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政治站位基点,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核心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感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同时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与“大思政课”理念,结合党的二十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等,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鲜活性。

在集体研讨环节,课程长弓明仪汇报了本周概论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并对如何在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提问,比如当我们面对专业跨度较大的班级时,如何避免‘专业融合’变成简单的案例堆砌?怎样建立理论知识与不同专业思维的内在逻辑联结?祝教授强调,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要通过案例和故事进行启发,并且将学生所学的专业融入理论内容,让理论知识“活”起来。专业融合的本质是“理论方法论的迁移”,而非简单的行业知识叠加。教师需深入研究各专业的核心素养要求,让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成为撬动学生专业思维的“支点”,最终实现思政课和专业的双向赋能。

此次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会,通过祝福恩教授的专业引领与全体任课教师的深度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政治方向与改革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具有思想深度、理论温度、实践力度的概论“金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与理论支撑。